• 2020-03-27 11:00:17
  • 阅读(13234)
  • 评论(12)
  • "规则的心跳声是病房里最美好的旋律"

    ——水兵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援助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事

    除夕夜,水兵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在国旗下列队,登上飞往武汉前哨的专机,部队中有"长海人"的身影,他们先后转战汉口医院、火神山医院两个重要阵地。

    2月18日7点28分,水兵军医大学医疗队第二批队员登上运-20飞赴武汉前哨,部队中仍有"长海人"的身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是他们抗击"疫魔"的又一个阵地。

    来自水兵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长海人"是戎行援助武汉医疗队的一分子,也是后方定点收治的重要力气。在"永不言败、锲而不舍、一往无前、直取巅峰"的长海医院"大师文明"精力感召下,一批批长海医护人员紧记任务、冲锋在前、攻坚克难,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拼尽全力。

    1 做足打硬仗的预备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高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份额高,不少是从敬老院、福利院转来的,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器官衰竭等根底性疾病。对他们的医治十分杂乱,护理作业难度极大,对护理的专业技能要求十分高。

    3月16日,一名高龄患者忽然病况恶化,需求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生命支撑)辅佐体系。不到30分钟,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护理长邱文娟就组建了由刘伟伟、陈丽华、刘金红、程笑等具有重症监护经历的护理组成的特从头冠患者ECMO特护小组,实施专人专管,紧密监护。谢明晖护理长带领刘立媛护师紧迫预备手术所需仪器和耗材,救治进程好像一场接力赛,一切队员分秒必争竭尽全力。当晚手术平稳顺畅,之后特护小组一向守在病床边,时间调查患者的状况。

    ECMO患者的床边像蜘蛛网相同,有各种仪器、各种管路和各种导线,坚持管道晓畅、妥善固定尤为重要。特护组需求每2-4小时监测患者动脉血气等,根据成果调整用药。在克己的特护单上,一行行文字具体明晰记录着患者病况改变及各项护理办法,为医治供给了有力的根据。48小时后,患者各项体征平稳。"规则的心跳声是病房里最美好的旋律,这是安静中的无限活力。"护理刘伟伟欣喜地说。

    "咱们是做足打硬仗的预备而来的,这最硬的仗是面临重症患者突发症状,此时此刻,咱们有必要与死神竞速。"邱文娟告知记者,在长海医院重症监护室作业多年,她深知对重症患者的全体护理于患者的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效果,她将这个理念传递给光谷院区的护理团队,"咱们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不只重视疾病,还包含心思、社会、精力各个层面的全程护理,更是包含入院、住院、出院以及出院后的恢复辅导,这检测咱们护理专业水平的全体高度和协调合作美国试管婴儿才能。因为咱们的表现很专业,被患者称誉为‘女子特战连’。"

    2 看护百岁"老祥瑞"

    2月24日,一位百岁白叟转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院里决议收入由长海队员担任的感染一科。白叟认识不清,通过患者家族描绘得知一些细节——2个月前就咳嗽、气急、痰咳不出等症状,后经核酸检测为阳性。患者年纪大,兼并有高血压、心衰、腹主动脉瘤、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根底疾病,病况十分严峻。

    针对白叟杂乱的身体状况,医疗队第一时间建立专人专病办理小组:曾力主任任组长,张伟教授、蔡晨教授、吴梅红医师为组员,一起以邱文娟为组长建立八人护理组;提出"精准化"用药、"全程化"引导、"个性化"配餐、"亲情化"护理、"常态化"咨询的计划,还结合中药抗病毒、干扰素雾化吸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救治计划,使病况得到有用操控。

    但通过几回复查,专家组总感觉患者间隔恢复还差一口气。

    一次查房时,张伟教授提出一个主意,可否选用新冠肺炎恢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医治?前期其他医院有重症病例效果明显,但百岁年纪的白叟医治没有经历可循。医疗组经屡次评论,最终共同通过:上!这是一个立异性的决议,表现了这个团队的职责与担任。

    对白叟展开两次新冠肺炎恢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医治,获得明显效果。从接收到出院,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精心呵护着这位百岁白叟,咱们亲热地称他为"老祥瑞"。想到这位白叟刚过了百岁生日,护理郑娜梅连夜用粉色手艺纸做了十几个寿桃,安置在床旁墙上。

    通过咱们13个日夜的尽力,这位百岁"老祥瑞"鼻咽拭子取样和核酸检测为阴性,确认治好,能够出院。

    3 仔细关心特别患者

    2月11日,医院收治了一名尿毒症多年需求腹透的晚年患者黄奶奶,病区调集了肾内科专业医护人员为其会诊。因为转运进程中预备缺乏,短少一些进行腹透操作有必要的物品,一时之间腹透无法进行。

    "腹透停一天问题不是很大,首要怕高钾血症,但她的检测成果仍是安稳的。"来自长海医院肾内科的张优大夫马上着手对患者的处理——首要评价患者的基本状况,具体询问了素日的腹膜透析医治计划、并发症状况,监测患者肾功电解质等化验目标,并通过电话与患者的腹透职责医师获得联络,进行病况的了解与交流,一起活跃上报联络所需物资。第二天,跟着腹透液、碘液微型盖、加热器等物品送抵医院,黄奶奶的"生命线"续上了。

    因为隔离病房是负压病房,抽风机激起的扬尘不利于腹透的无菌操作,一病区董宇超主任特别为徐奶奶安排到远离排风口的方位,并装备了紫外线消毒灯。"腹透患者就怕感染导致腹膜炎,所以咱们加强了对患者和同房间病友在消毒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张优每天都会来到黄奶奶病房关心她的腹透状况,并为她特制食谱,保证患者进食进程中坚持适宜的温度,防止污染的状况。从一开端的惊慌失措、忧虑透析断档,到心态达观拉着医护人员手喊"闺女",黄奶奶通过两周的住院医治,便顺畅出院了。

    "尿毒症患者是个特别的集体,他们需求定时的透析医治保持生命,疫情之下,尿毒症患者承受着比平常更多的苦楚和折磨。咱们给予这些患者的关心不该仅是医疗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张优说。

    (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冯瑾 白进)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