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08 13:20:06
  • 阅读(14377)
  • 评论(7)
  •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应妮)"爱情与崇奉,是什么让史铁生看见救赎的或许?"《救赎的或许——走近史铁生》新书发布会7日在北京举办。

    《救赎的或许》一书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在11月推出,本书还未上市时,就得到了各方重视和引荐。闻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讨生院教授白烨称本书为"史铁生研讨中的重要效果"。闻名作家周国平这样点评:"我最赏识的一点是,顾林不是就史铁生著作而论史铁生,……她着力说明史铁生是如何故固执的理性考虑达到逾越的崇奉的。"

    7日的现场,研读史铁生多年的研讨者顾林,携她的第一本论说专著《救赎的或许——走近史铁生》,与闻名书评人解玺璋、闻名书评人绿茶、第六代导演王超,就对史铁生著作的阅览感触进行对谈。

    顾林共享了自己的写作心路历程。她以为,这首先是为了处理自己的问题。对生命和逝世、人如安在窘境中逾越本身等生命本原性的诘问,既是史铁生在著作中想要处理的问题,也是作者和每个人都时间面临的问题。

    绿茶以为,《救赎的或许》进入史铁生思维的视点非常共同,把其著作的思维性和头绪从头做了整理,并把史铁生置于存在主义大的学科谱系中。在他的身体灾祸后,他从哲学里找到了存在的勇气,即"救赎的或许":在他面临暂时无法处理的生命难题哈萨克斯坦试管婴儿时,他经过与六合、前人的思维交流,从而与生命达到一种宽和,最终"成一家之言"。

    《救赎的或许——走近史铁生》书封 主办方供图

    令导演王超形象深入的电影《边走边唱》,就是由史铁生的著作《命若琴弦》改编的,这部电影是王超在读大学时上映的,其时他只觉得"惊天动地",可见史铁生的著作其实是非常前锋的。史铁生一向坚持思索和根究,直到生命的最终一刻。他更是一个巨大的思维者,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却被我们疏忽了。

    解玺璋强调了史铁生作为思维者的重要意义,史铁生后期的散文和小说是非常重要的,如《务虚笔记》《病隙碎笔》《我的丁一之旅》等,都必定能让人们看见一个"不认识"的史铁生。而顾林此书,就像是一个小妹妹在与大哥哥对话,非常诚恳,她既是在研讨史铁生诘问的问题,更是在处理自己本身的问题。(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