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传递沟通和开展的声响,寻觅丝绸之路上的新光辉,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报导团近来从重庆动身。
从重庆洪崖洞向西百余公里,有一处国际文明遗产——大足石刻。望着静卧崖壁之上精美绝伦的造像,咱们便能感受到跨过千年的华夏过往。
跟着古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释教石窟艺术一路东传,川渝区域的石刻群应时而生。自初唐至明清,大足石刻开凿史连绵数百载,5万余尊造像、10万余字铭文相继破石而出,造就独具我国风格、我国气度的石窟艺术的殿堂远成达。
"北敦煌、南大足",是学界对它的美誉。
大足石刻特征明显,融汇儒、释、道文明和中华民间文明。造像既体现了北方华夏文明的传承,又有南边巴蜀文明的地缘特性。
千手观音造像
这尊"金碧光辉"的造像开凿于南宋,造像崖面88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集雕琢、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被誉为"国际石刻艺术之珍宝"。
走近看,这座造像头顶和两边,孔雀开屏般放射状地浮雕着1007只"金手"。造像手中的法器展示了古代公民的日子用具、劳动工具以及战役兵器,有着重要的前史价值。
释迦涅槃圣迹图
释迦涅槃圣迹图龛高7米、宽32米、深5米,刻像37尊。释迦慧眼微闭,慈祥而卧。佛像双脚隐入岩际,右肩陷于地下,以有限的画面体现了无限的艺术形象。
舒成岩摩崖造像
舒成岩摩崖造像雕凿于南宋,是大足石刻内宝贵的道教石刻。造像崖面全长38米、高6.5米,现存造像70余尊、铭文13则。因年代久远,造像存在彩绘起甲、掉落等病害。2017年,大足石刻研究院与意大利威尼托文明遗产集群签署协作协议,协作修正舒成岩摩崖造像。
上千年的岁月和崇奉,在这儿镌刻凝集成具有无量才智与匠心的石窟文明宝库,这儿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前史回忆,不断向人们"叙述"往日的光辉。
监制:胡国香
终审:张越 何莉
记者:吴燕霞 陈倩
规划:聂毅
修改:谭慧婷 冯筱晴
学术辅导、供图:大足石刻研究院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