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09 18:09:47
  • 阅读(13350)
  • 评论(13)
  •   新华社南京5月9日电  题:新农人 新农机 新服务——江苏镇江试管婴儿新区村庄复兴见识

      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高学历年青人纷繁返乡;无人农机替代人工播种;暖心服务保证农业出产……在广袤田野上,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正描绘一幅幅新的美丽图景。

      农田里的"新农人"

      辞去中科院和北京大学的作业,"80后"研究生魏巧和老公孙振中来到镇江新区从事农业出产,成为"新农人"。"我爷爷和父亲都从事农业出产,咱们回来既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情怀。"魏巧说,"我和老公一个是土壤学硕士,一个是农学博士,学的都是农业知识,回到村庄大有用武之地。"

      记者在魏巧地点的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协作社采访了解到,协作社的办理团队有10多人,"80后"和"90后"都有。"90后"研究生王绪春从最底层的计算调查员做起,现在已生长为协作社副社长。"现代农业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干农业大有可为。"王绪春说。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青人返乡。"80后"李芳是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现在是江苏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进入公司后一向从事现代农业栽培出产、农业知识科普等作业。"李芳说。

      部分"新农人"告知记者,展开农业也能表现本身价值,两三年就能管好一片田,到农产品收成的时分很有成就感。

      "这几年回乡展开的年青人越来越多,在农田里随处可见年青人的身影。"镇江新区社会展开局副局长葛欣鹏说,现在新区已建立120多家家庭农场,40多家农人协作社,培养了10多名现代农业领军人才。

      新农机减负又增产

      无人植保机、无人插秧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记者在镇江新区村庄采访看到,农业出产中运用的先进农机越来越多。"曾经用喷雾器打农药,一个人一天最多50亩,现在用无人机,一天能够打600亩。"周成功农业专业协作社负责人周成功说,"有了新农机,人力担负大大减轻。"

      周成功的两个女儿和两个女婿从校园结业后,都在协作社从事农业出产。"咱们年青又有文明,承受新事物很快,学农机一两个小时就很溜了。"周成功大女儿周娟说,现在种田全程机械化,2022年协作社栽培糯稻,收入150多万元。

      图为无人机在为麦田喷洒农药。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摄

      新农机的运用让农业出产愈加高效。丁岗镇荣禾家庭农场负责人谢涛说,人作业业相对粗糙,新农机用药、上肥等都很精密,只需设定好参数,就能够精准作业。"本来一亩水稻年产量1000斤左右,现在能够到达1200多斤。"

      随同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谢涛和团队里的年青人也在不断进修,学习新的农业知识。从2012年的700亩扩展到现在的1万多亩,农场的效益不断提高,团队职工的年收入也增长到二三十万元。

      "机械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农业出产的干流。"葛欣鹏说,镇江新区以科技立异破解"谁来种田、怎么种田"问题,现在已推动建造省级数字农业基地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能系统演示推行基地1个,市级农业出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演示基地4个。

      发明好的"营农环境"

      "作为政府部门,要为村庄复兴发明杰出的环境,让有志于此的人才有充沛的发挥空间。"镇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鹏飞说。

      镇江新区展开万顷良田改造,对土地进行平坦提高,现在高标准农田占比到达65%以上。丁岗镇是农业大镇。该镇党委副书记朱艳说,通过土地收拾、小田变大田以及水利设备、水沟、出产房等改造提高,现在全镇良田达2万多亩。

      图为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协作社的农机队。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摄

      科技为村庄复兴供给了微弱引擎。镇江新区聚集智能农机配备产业链,与江苏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协作,展开智能农机配备、种质资源等研制。姚桥镇党委副书记邱文彬说,镇里和栽培大户常常约请省市区植保站和农科院专家来辅导栽培,遇到问题直接评脉问诊。

      为消除栽培户对自然灾害的后顾之虑,镇江新区大力推动农业稳妥。"水稻、小麦、大豆等都投了保,政府和个人一起承当,个人出小头。"丁岗镇葛村党总支书记解雷说,"像一亩水稻个人只需出8.4元,最高可赔付700元左右,很受农户欢迎。"

      陈鹏飞说,镇江新区将展开产学研专场对接活动,凭借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服务农业村庄展开,柔性引进人才。展开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一批村庄创业立异带头人。一起,打造农业科技演示和效果转化基地,为村庄复兴人才建立宽广舞台。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