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25 18:24:48
  • 阅读(13956)
  • 评论(13)
  •   新华社武汉4月25日电(记者 王自宸)25日,来自长江天鹅洲故道的4头迁地维护长江江豚分批顺畅放归进入长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这是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继续改进、长江江豚迁地维护种群快速展开基础上,我国初次展开迁地维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作业。此举对促进长江江豚天然种群数量上升,推进长江江豚维护技术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江豚(简称"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维护野生动物。依据农业乡村部安排展开的2022年全流域江豚科考,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的1012头比较,完成止跌上升的历史性转机。与此同时,江豚迁地维护作业获得长足进步,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天然维护区已繁殖、输出迁地维护江豚逾百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继续改进以及江豚迁地维护种群规划的快速增长,为迁地维护江豚野化放归作业供给了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

      此次野化放归的4头江豚均来自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天然维护区。其间,在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天然维护区老湾故道夹江水域LUNA官网放归的是2头5岁左右的雄性江豚,此前已通过2年习惯性练习,根本习惯长江天然水域的生存环境。在长江干流石首段蛟子河口水域放归的2头江豚为1雄1雌,分别是13岁和5岁。这两端江豚原在网箱内暂养,此次野化放归过程中,将先对其进行围网阻隔、盯梢监测其自行捕食才能后,再引导其回归长江天然水域。

      4头江豚放归长江后,农业乡村部长江办将安排科研单位对其施行约3个月的定位追寻,继续监测和评价江豚习惯才能及健康状况。若发现江豚健康状况不佳或不习惯户外环境,有关部门将及时采纳救助办法。

      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明,迁地维护江豚初次放归长江干流天然水域,将有助于江豚天然种群数量继续康复,改进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在施行江豚野化放归和安全监测后,还将总结编制技术规范,以进一步推进江豚野化作业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