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昌4月24日电 题:焚烧,他们为火箭飞天发令——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01"指挥员团队
李国利、王玉磊、张捷
"5、4、3、2、1,焚烧!"
航天发射使命中,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开端宣告倒计时口令到"焚烧"指令下达的时分。
征高轨、举斗极、探深空、出国门、顶风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在逐梦星斗大海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个个中国航天"榜首"。而每一次发射成功的背面,"01"指挥员功不可没。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下达"焚烧"指令的岗位被命名为"01"指挥员,是担任整个使命组织和谐的归纳岗位。
在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发射场,就有一个"01"指挥员团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01"指挥员指挥一次发射使命,表面上看只需下达口令,但背面有必要下苦功夫,熟练掌握发射场20多个分体系近200个岗位专业常识,更需求堆集丰厚的实践经验。
2020年6月15日晚,斗极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发射的收官之战打响,尹相原担任"01"指挥员。没想到,临发射前发现产品技能问题,发射使命推延。
技能问题很快被排查出来,但要重启发射使命,有必要先将现已加注的火箭惯例推进剂安全泄出。燃料加注,极端风险。燃料泄出,比加注风险百倍。
在整体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终究圆满完成近400吨推进剂安全泄回和再次加注的豪举。
6月23日上午,在尹相原的指令声中,长征火箭轰鸣而起。他说:"可以与斗极共生长,我十分走运。"
西昌发射场不仅是"斗极母港",仍是"探月母港""天链母港",是我国发射次数最多的发射场。
张光斌在发射场周围长大,小时分一听见火箭的轰鸣声就跑出去仰视天空。这位土生土长的"01"指挥员说:"航天梦从那时起就埋在了心底。"
2006年大学毕业后,张光斌自动抛弃在大城市作业的时机,回到了"梦"开端的当地。
尽管从小日子在这里,但发射场的各个岗位关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他悉心研究,从基本原理学起,向长辈师傅学习、向规程预案学习,在作业实践中不断堆集,不到4年时刻,便敏捷生长为丈量体系技能骨干。
2018年,张光斌迎来"01"首秀——担任"鹊桥"号中继卫星的发射阵地指挥员。关于西昌发射场来说,搭载"鹊桥"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全新的,配套基础设施和设备也是全新的。
怎么办?张光斌说,只要带领团队竭尽全力、日夜奋战,才干保证"满有把握、圆满成功"。
在张光斌的统筹下,各分体系推出最优指挥员、装备最佳阵容,建议思维发动,展开上岗训练与查核,新编修完善各类实验文书,和谐各方接口联系,并会集技能骨干力量对发射塔架和摆杆、地上支撑设备、指挥控制体系等软硬件进行适应性中国唯一合法虚拟货币改造……
"5、4、3、2、1,焚烧!"
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跟着"01"指挥员张光斌一声令下,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烈焰腾飞、声震山沟,托举着"鹊桥"号中继卫星直刺天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宣告发射使命成功的那一刻,张光斌的脸上总算露出了笑脸。
从参加作业那天起,张润红就把自己"嫁"给了航天事业,倾泻了自己简直悉数精力和汗水。
她从不粉饰自己对"01"指挥员的巴望,也从不满足于本岗位常识,一有空就如饥似渴地学习各体系和岗位的常识,宿舍墙上贴满了各类气电路原理图,常常熬夜翻阅许多技能手册、规程预案。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1颗斗极导航卫星。
其时,回旋在发射场上空的铿锵口令声,就是由36岁的张润红下达的。初次由女人担任"01"指挥员,创始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项新纪录。
1日晚,坐镇发射场指挥大厅最中心的方位,张润红的脸上看不到一点点慌张。一道道指令从她口中宣告,使命有条有理地进行着,直到卫星发射成功。她说:"心里有底气,天然不会慌张。"
为了具有这份沉着的底气,为了完成"01"指挥员的愿望,张润红支付许多:100多阶的钢筋楼梯跟男同志相同上,百十来斤的加注软管跟男同志相同扛,腾空几十米高的塔架摆杆跟男同志相同爬……
在搭档眼里,张润红是"认准一件事就要干究竟"的作业狂。可面临女儿她却满怀内疚:"女儿的榜首声‘妈妈’不是对我叫的,榜初次踉跄走路我没有看到,她写榜首个字、在幼儿园拿榜首朵小红花……我都没能参加。"
近年来,西昌发射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的刚强领导下,完成了2个发射工位的适应性改造、新建卫星测验厂房、低温加注管路设备晋级、加注体系全面完成国产自主可控等"扩容+提速晋级",以"01"指挥员团队为代表的西昌航天人也获得了"1年17发""1箭9星""2天2发"等历史性打破,改写了单发射场发射次数打破100次、单工位发射次数打破100次等中国航天发射新纪录。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