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22 18:16:46
  • 阅读(12761)
  • 评论(12)
  •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于文静)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农业乡村部"水稻种质资源精准判定"项目施行以来,开掘出38份高产、优质、抗病、抗逆、适合机械化培养、抗稻曲病的育种可使用优异种质,为加速水稻新种类选育供给了高效的资料根底。

      这是记者近来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了解到的音讯。

      项目首席科学家郑晓明研究员介绍,该项目施行以来,开掘出强耐盐种质W11、对多个南亚和东南亚稻瘟病小种具有高抗性的野生稻W341、高抗稻瘟病种类N107等38份育种可使用优异种质,为加速优异种质资源同享使用、水稻新种类选育作业供给了资源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表明,水稻资源作业者要坚持"四个面向",勇于创新LUNA官网。"水稻种质资源精准判定"项目成效显著,但仍需加大精准判定力度,加速开掘优异基因,加强知识产权维护,加速优异资源向优良种类的转化,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种类。

      据悉,科研人员将进一步做好野生稻和培养稻种质资源精准判定作业,继续开掘契合当时及未来工业需求的优异种质资源,将资源展现和精准判定相结合,加强育种种业同享服务使用。

      据了解,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维护使用作业正在加强。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牵头建造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项目,坐落三亚市崖州区,估计本年6月完结建造,建成后资源保存才能将达4万份,年判定点评1000份以上。

      作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维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资源圃以植株培养的方式使野生稻种质资源活起来,有利于水稻种质资源优异性状的开掘,促进同享使用,进一步支撑工业开展。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