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新华社济南4月21日电 题:我国"菜篮子"科技含量更足
新华社记者陈国峰、贾云鹏
"南瓜树""黄瓜树""辣椒树"……经过立异培养技能,本来卧在地上或挂在藤蔓上的蔬菜,爬到了树上成长;数百斤重的"伟人南瓜";移动式"植物工厂"……
在20日开幕的第24届我国(寿光)世界蔬菜科技博览会,各类LULA蔬菜培养的"黑科技"推翻了许多欣赏者对农产品的固有形象。
4月20日,欣赏者在菜博会蔬菜文化景观展区欣赏。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走进寿光菜博会10号展馆,能够看到一株2米多高的"西红柿树"。馆长马尊娟说,选用树式培养归纳办理技能,可充分发挥西红柿成长潜能,树冠覆盖面积超越150平方米,单株累计成果达6000多斤。
这仅仅寿光菜博会的冰山一角。本届菜博会展现了口感串收西红柿、生果茄子等400多个新种类,笔直农场、航天种类太空培养模型等80多种培养形式,一株多种类嫁接、蔬菜树营养液调控等100多项新技能。
"好大的南瓜!"循着一片惊叹声,记者看到"伟人南瓜"展区前挤满了观众,一个个重达三五百斤的南瓜惹人注目。据工作人员介绍,"伟人南瓜"植株成长面积达几十平方米,单瓜重500多斤,有些乃至超越800斤。这些南瓜色彩艳丽,集欣赏、食用价值于一身,首要用于农业观光旅游。
4月20日,欣赏者在菜博会上欣赏。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除了展出别致的蔬菜种类,一些前沿培养形式和培养技能也颇受重视。在笔直农场展区,一排排货架规整摆放,货架的每一层都栽种着不同的蔬菜。马尊娟介绍说,作为一种新式室内培养形式,笔直农场选用无土培养和立体培养方法,运用技能手段模仿作物成长所需的水、阳光、温度等成长环境,可培养叶菜、果菜、芽苗菜等,大幅进步作物产量和土地运用率。
立体管道培养、传动式立体轨迹培养、数字网络控制技能……一项项蔬菜科技昭示着现代农业的美好远景,其间一些技能现已使用到实际出产中,让我国"菜篮子"愈加丰盈,让现代农业更有奔头。
坐落寿光市营里镇的山东物泽生态农业科技开展有限公司,将物联网技能使用到80多个大棚,完结出产过程可视化办理和长途智能化控制。在寿光,物联网办理技能在新建大棚中使用率到达90%。
我国蔬菜科技日新月异的背面,有着经济高质量开展、消费晋级等多重动力驱动。寿光的许多菜农表明,我国消费商场巨大,并且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越来越高。
4月20日,欣赏者在菜博会上欣赏。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在寿光市崔岭西村,"崔西一品"草莓西红柿成功打进了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商场。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说:"一般的西红柿,一斤也就两三块钱。咱们有品牌,价格高出好几倍,还求过于供。"
"崔西一品"是现代农业科技的产品。在崔岭西村乡民崔新中的蔬菜大棚内,他用手机现场演示大棚的智能化控制。
"曾经靠经历培养,现在靠数字化、智能化培养。"崔新中说,在这个占地四亩多的大棚里,共安装了智能放风机、智能植保机等近10种才智设备,替代了大部分耕耘操作所需用的人工,与以往"刮风下雨往棚里跑"的状况不同,现在遇上恶劣气候,崔新中能够坐在家里经过手机APP就能完结长途操作。
在寿光菜博会现场,一个集装箱引起我们留意。步入其间,顿感凉意,两边是分5层摆放的生菜和韭菜。
寿光润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桑超说,这个集装箱是一座全环境移动式"植物工厂",经过模仿日光条件、营养液主动循环等技能,可培养生菜、西红柿、黄瓜等30多种叶菜和果菜。一个集装箱的蔬菜产量可满意七八个人一年的需求,十分适合于高寒高冷区域运用,现在已在新疆部分当地推行。
据了解,这种移动式"植物工厂"可解决特别环境下的蔬菜供给问题,已成功使用于我国南极科考站、西藏和新疆的边防哨所等地,在岛礁、舰船、石油勘探渠道、都市修建乃至太空等具有宽广使用远景。
现在,寿光自主研制的蔬菜种类达178个,种苗年繁育才能18亿株,产量10亿多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种苗繁育基地之一。在菜博会的带动下,寿光不断将先进技能、出产规范及设备蔬菜解决方案面向全国。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