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31 05:00:08
  • 阅读(14273)
  • 评论(4)
  •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记者时斓娜)3月31日是小徐作为"个体工商户运营者"被告知处理税务问题的最终期限。"个体工商户在我不知情下被注册,已欠缴税款50多万元。假如税务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我就会被列为危险纳税人,不只或许被税务稽察,还会对个人诺言形成影响。"今日,小徐焦急地告知记者,她已于昨日从上海赶到深圳,奔波于商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分,希望能刊出成功。

    小徐的遭受源于一次兼职。从陕西老家到上海打拼、从事教育组织行政工作的小徐,平常会使用休息时间做兼职。上一年,常常给小徐引荐兼职的中介发来一单线上使命:"重视大众号,搞定后给佣钱150元。"小徐依照对方要求的进程,只花费了十几分钟便完结了这一"高性价比"的兼职。

    150元的佣钱带来抹茶交易所的是50多万元"突如其来"的税款。"一开始我以为是被冒名注册,后来通过商场监管部分查到,我是通过刷脸进行过实名注册,才想起来上一年做这份兼职时的确合作刷过脸。"小徐说,由于注册、开票进程自己都没有到现场,假如不是收到税务部分的告知,彻底不知道自己名下还有一个已注册半年有余的个体工商户。

    小徐了解到,要想刊出,只能补缴50多万元税款,或有满足依据证明她是因被诈骗完结的注册程序。

    这一证明之路困难重重。相同因线上兼职被注册个体工商户的立志曾向商场监管部分供给与中介交流的微信谈天截图、微信群中发布兼职音讯的截图等,但这些都难以对立自己亲身刷脸认证的效能。现在,立志名下的个体工商户由于注册方供给了虚伪地址无法取得联络而被列入运营反常名录,但尚在存续。而通过屡次向公安部分反映状况,小徐才总算拿到一份报案回执。

    此前,公民因丢失身份证等原因导致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冒用,"被法人""被股东"的现象屡有产生。为有用防备这种行为,依照国家商场监管总局的布置,自2019年起多地实施企业挂号身份处理实名验证。现在,线上兼职刷脸便可注册个体工商户这一状况,给监管带来新的课题。

    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玮琨主张,商场监管部分应对注册材猜中的要害信息或重要人物负起实质性审阅职责,尽或许防止因招摇撞骗或滥竽充数带来后续问题。一起,劳动者也应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要容易刷脸、注册无用的网站,假如发现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使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应赶快与主管部分联络,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今后我必定不再随意刷脸、走漏个人信息了。"到记者发稿前,小徐仍在处理刊出手续。

    (工人日报 时斓娜)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