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中新社武汉3月30日电 题:两岸学子武大沟通 马英九吁两岸年青人多触摸
中新社记者 路梅 马芙蓉
珞珈山落英缤纷之际,马英九于30日下午率28位台湾青年学生赴武汉大学参访,并在建于1934年的武汉大学图书馆(现为柴犬币最新价格校史馆),与35位武大学生座谈。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兴办的自强书院,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许多的精彩篇章,与台湾亦颇具根由。该校创始人王世杰晚年在台湾回想他的办学抱负时表明,"要办就当办逐个切崇高抱负,一流水准的大学。"闻名女作家苏雪林在武汉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各任教十八年,胡秋原、赵耀东、沈刚伯、严耕望等一批出色校友,为台湾社会展开、两岸沟通作出了活跃奉献。
"我从事两岸作业已经有37年了,(现在)第一次来大陆真的是耽误太久了。"马英九致辞时说,"我在东吴大学教国际法五六年,一半的学生来自于大陆,我发现两岸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发明许多的火花,十分风趣。"
他还表明,两岸还有许多事可以做,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让两岸的年青人多触摸、多了解,添加一分友善,让两边逐步交融在一起。两岸同文同种,增进沟通才干避战。期望往后可以创始一些新的项目,推进和增进两岸学生沟通。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对马英九一行的到来表明热烈欢迎,他说,不论遭受多少搅扰阻止,两岸同胞沟通协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期望马英九先生此行进一步推进台湾高校与武汉大学加强沟通,获得更多协作效果。
座谈会上,来访的台湾学生关于相同来自台湾、在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的王伊瑄的日子充溢猎奇,向她咨询学习、作业等问题,提出期望加强两岸学生组织的沟通;在学生会担任港澳台沟通等作业的法学院大三学生张雨萌,则对台湾学生关于跨校协作、社团沟通、作业方面的问题,逐个予以耐性回答。
座谈结束时,张平文代表武汉大学向马英九赠送《武汉大学前期修建》画册,及《古音汇纂》《故训汇纂》等书本;马英九向武汉大学赠送两岸专家联合谋划编纂的《中华语文大辞典》。
"马英九先生把这场沟通称为‘探探路’,我信任两岸青年携手,会让这条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王伊瑄在会后承受记者采访时表明,在武汉肄业4年,她感受到大陆师生对台湾学生的容纳与热心,也具有了不一样的视野与渠道。她愿意与台湾青年共享在大陆的体会与收成,等待更多台湾青年走进大陆,了解大陆。
"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对互相的日子都很感兴趣。"张雨萌告知记者,凭借此次沟通座谈,她与3位台湾青年互加了微信,等待后续有更深化沟通、了解,收成友谊。
两岸学生合影时,马英九带领两岸学生一起高喊"平和斗争,振兴中华",让张雨萌心潮澎湃:"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责任感、使命感。"
据了解,武汉大学是最早接收台湾学生的大陆高校之一,率先将台湾学生归入大学生医保,设立了湖北省台湾青年作业创业教导中心,不断为台湾学生学习日子、作业展开发明有利条件。该校已与30所台湾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了协作协议,与24所台湾高校展开学生交流。(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