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28 13:11:36
  • 阅读(8373)
  • 评论(15)
  •   3月,春满京城,万物成长。地处西单富贵地段、紧邻长安街,有着600多年前史的蒙藏校园原址,趁着春意,面目一新,作为全国首个中华民族一起体体会馆,喜迎八方参观者。

      中华民族一起体体会馆(以下简称“体会馆”)是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由国家民委联合北京市一起建造的。该馆依托蒙藏校园原址承载的党的民族作业前史,以铸牢中华民族一起体认识为主线,推出以党的百年民族作业史为主题的展陈及民族文明体会项目,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同心共筑我国梦的演示项目。

      作为全国首个、含义严重的体会馆,为何落地蒙藏校园原址?

      蒙藏校园是我国共产党树立初期展开民族作业的首要阵地,在必定含义上讲,是党的民族作业的“起点”。正是在蒙藏校园,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安排展开我国共产党前期的民族作业,培养了最早一批少数民族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达由此开端。在这里,诞生了我国共产党前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荣耀先、乌兰夫、多松年等一大批优异的蒙古族青年承受思维启蒙、投身革新斗争,为我国共产党领导的革新和建造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作为党的前期北京革新活动前史与党的民族作业前史相结合的重关键位,蒙藏校园原址的前史含义和文物价值杰出。在此建造全国首个体会馆,有助于讲好革新前史故事、党的民族作业故事和中华民族优异文明故事。”国家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建成人民群众喜欢的体会馆,推进中华民族一起体认识家喻户晓,体会馆采纳“展览+体会”的方法,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欣赏体会。在西院,举行“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我国共产党民族作业光芒进程和伟大成果主题展”和“蒙藏校园原址专题展”;在东院,推出“中华民族优异文明体会区”,全体上构成主题展、专题展、体会区为一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厚、动态结合的格式。

      喀喇沁王府“世守漠南”寿山石印、乌兰夫使用过的毛毯、反映华北地区各民族援助八路军抗战的版画……西院展览经过丰厚的前史图片、宝贵什物史料和视频材料等,全面翔实地展现cg平台了我国共产党自树立以来民族作业的进程。“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主题展分为“一起缔造新我国”“联合建造新社会”“携手斗争昌盛路”“同心猛进新时代”4个部分。展出相片420多幅,什物、文献、档案280余件,艺术展项18项,要点展现新时代民族作业获得的新的前史性成果。“蒙藏校园原址专题展”首要展现原址前史沿革和革新活动,杰出展现我国共产党树立后在这里安排展开革新斗争的前史。

      走进东院体会区,中华民族优异文明不只“可见、可闻”,还“可感触、可体会、可带走”。“中华民族优异文明体会区”要点重视各民族一起发明的人类文明遗产、共有同享的文明项目,树立中华民族往来沟通融合史、中华家乡、中华音乐、中华舞蹈、中华服饰、中华医药、中华文学和中华手工艺8个内容板块,经过情境化展演、沉溺式体会,生动、鲜活地出现中华民族优异文明中的共有精力标识与同享文明符号。

      56个民族传统乐器同奏一首歌项目震撼人心,裸眼3D数字信息技术表达“一起家乡”主题,56个民族服饰满意换装体会,还有传统木匠制造、杨柳青木版年画、刺绣、扎染、面塑等项目的非遗传承人沟通传艺……各内容板块根据所相关的文明形状的普遍规律,以促发互动、主客相融的沉溺式体会为方针,让观众真正从被迫的观看者变成自动的体会者。

      参加体会区建造的我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介绍,“体会区树立继续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和谐全国资源,发动各地选送56个民族的体会项目,取其精华,轮番展现;另一方面,定时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明为主题,举行动态专题展,不断推出新的、鲜活的、精彩的体会内容。”

      蒙藏校园原址院子中,一棵有着近400年树龄、高8米的大枣树遒劲挺立、绿意焕发。从前,正是在这棵大枣树下,李大钊等革新前驱和蒙藏校园的学生们火热攀谈,启迪他们的思维,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而现在,这棵枣树也将见证更多人走进中华民族一起体体会馆,一起体悟我国共产党民族作业的光芒进程和伟大成果,逼真感触中华民族共有精力家乡的多姿多彩。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