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13 17:36:09
  • 阅读(2634)
  • 评论(13)
  • 3月1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音讯,2022年,一些学生家长在校外黑帽SEO培训训练安排绑缚出售、充值赠送等促销手法的诱导下,超时段、超限额付出训练费用,带来"卷钱跑路""退费难"危险,全国消协安排受理教育训练服务投诉近7万件,高居服务类第三位;对此,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催促辅导各地活跃化解,实在保护家长合法权益。为实在削减新学期消费侵权事情,特提示广阔家长和学生,要理性看待校外训练,理性挑选训练安排,理性付出训练费用。

    (一)理性挑选训练安排。一些校外训练安排未取得主管部分发放的行政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展开"1对1""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训练,这类训练既无资历资质、无质量保证,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便利家长查询,教育部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训练监管与服务归纳渠道,家长可经过"校外训练家长端"APP,挑选具有资历资质的校外训练安排。

    (二)签定标准服务合同。广阔学生家长在交纳训练费用前,要与校外训练安排签定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拟定的《中小学生校外训练服务合同(演示文本)》(2021年修订版),特别要重视触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清晰约好退费景象、退费方法,一起讨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三)理性付出训练费用。请学生家长在付出训练费用时,不要付出超越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训练一次付出不超越5000元限额的费用,防止退费胶葛和"卷钱跑路"危险。一起,要警觉以"充值赠送"等方法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要注意缴费安全,经过全国校外教育训练监管与服务归纳渠道完结训练缴费,切勿经过转账或现金等方法将训练费用付出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四)警觉安排虚伪宣扬。一些训练安排为取得最大客源、获取最大利益,故意夸张宣扬训练作用、训练成果、从业人员力气。主张家长和学生"三思而后行",实地考察训练安排的办学场所、从业人员力气、运营状况、设备设备等状况后,再做决议。

    2023年,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会同相关部分展开校外训练"安全消费"专项举动,进一步标准训练收费行为、强化校外训练预收费资金监管、加速校外训练消费胶葛化解、加强消费教育辅导、严肃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训练,实在保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一起,请广阔学生家长"擦亮眼睛",进步消费权力认识、消费自我保护认识,自觉抵抗违规训练,对违规训练进行监督告发,一起营建定心、安心、适意的校外训练消费环境。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