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06 10:09:04
  • 阅读(3159)
  • 评论(4)
  •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开放愈加灿烂的光辉——全国各地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活动总述

      新华社记者

      本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

      神州大地上,以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等为内容的自愿服务正如火如荼;回忆雷锋业绩、传承雷锋精神的主题活动,在城市、村庄、兵营、社区、校园蔚成风气……

      各地自愿者爱心贡献在举动

      3月5日,长沙市望城区"像雷锋那样从戎"纪念活动现场。(长沙市望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的故土。

      5日,一场"像雷锋那样从戎"的纪念活动,引来民兵、役前教育新兵等数百人参与。

      建议建议雷锋书屋、展开"微锋"助学、捐款助人……雷锋生前地点部队雷锋班湘籍兵士舒腾受邀回来家园,在活动现场介绍了雷锋班的故事。

      "雷锋心胸大爱、崇德向善,咱们将坚持以‘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情怀播撒种子、传递大爱。"舒腾说。

      连日来,湖南经过办论坛、自愿服务活动、主题文艺演出、专题陈设、先进典型赞誉等系列活动,展现数十年如一日"雷锋家园学雷锋"的决计和实践。

      60多年前,"雷锋出差一千里,功德做了一火车"的故事,多年来被广泛传扬。

      我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G1226次爱心自愿者团队"从2014年建立至今,一向展开爱心公益。5日,清晨才从高铁列车上退乘的列车长李奕鑫,顾不上多歇息,一早就和搭档驱车前往沈阳新民市德胜堡村,看望这个村一名因父亲和哥哥均患沉痾而日子困难的大学生。趁着周末大学生从沈阳回来,他们为他送去了日子物资和慰问金,并帮着他干农活。

      一滴滴不起眼的水珠,汇成众多的海洋;一件件看似简略的小事,让社会愈加夸姣。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月形小学,孩子们在校园菜园里采摘蔬菜捐赠给社区晚年食堂。(安庆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安徽省安庆市,这几天白泽湖乡月形小学一到放学便热闹非凡。孩子们在校园菜园里采摘蔬菜,捐赠给当地的晚年食堂。看到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吃得香,孩子们兴奋不已。

      山西省太原市自愿者张建中给茕居白叟解说一键呼叫器的运用方法。(新华社记者魏飚 摄)

      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58岁的退休员工张建中,学雷锋做功德已经有11个年初了。针对高龄茕居白叟,他建议"窗布举动",带领自愿者们调查茕居白叟的窗布是否摆开,由此判别白叟是否安全。不仅如此,自愿者们还帮茕居白叟打扫卫生、理发。张建中还自掏腰包,为白叟装置一键呼叫器和监控摄像头。

      在辽宁大连,300名自愿者在滨海路展开木栈道巡查补葺自愿服务活动;在山西阳泉,自愿者到矿区整理转移废物,帮忙把曾经的抛弃矿区打造成民宿;在山东济南,近200个"为老"自愿服务项目在泉城广场会集展现……

      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常常

      一周前,13岁的顾芷毓来到73岁的毛永刚白叟家,和他共享不久前到辽宁抚顺的"寻根之旅"。

      顾芷毓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2)班学生、该校第60届"雷锋中队"队员。毛永刚则是该校首届五(2)"雷锋中队"队员。

      毛永刚回忆说,60年前,五(2)中队命名为"雷锋中队","咱们争着做功德,每周六,咱们都会去军烈属家扫地、擦窗户……"

      左图:20世纪60年代,金沙小学五(2)雷锋中队队员帮忙军烈属吊水(新华社发);右图:2023年2月24日,金沙小学学生们和当地敬老院白叟谈天(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拼版相片)。

      做功德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雷锋中队"的学生走入社会后依然静静贡献:毛永刚自学修补技能,热心帮邻里修电器;热心的眼镜店老板王玉兰赞助困难学生,照顾茕居白叟,邻里盛赞"有困难,找玉兰";援藏干部高中华扎根西藏20年无怨无悔……

      一个甲子以来,各地活泼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立典范力气,将爱心自愿活动不断引向深化,积累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今世雷锋"郭明义一直这样繁忙:每天早晨4点多起床上班,在矿山采场安排好一天的筑路方案,就赶回"爱心工作室"处理大众求助,常常夜幕降临,才拖着疲乏的身躯回家。

      现在,郭明义爱心团队在全国已有超越1500多支分队,会聚自愿者245万多人。

      普通劳动者安身岗位学雷锋,在普通中发明巨大。

      徐辉是合肥燃气集团的一名修理工。20多年来,由他倡议建立的"徐辉假期服务小分队",坚持运用双休日、节假期责任为大众上门服务,他还结对帮扶孤寡白叟、空巢白叟。

      郭家供电所员工在"瞎子大院"叮咛瞎子居民安全运用插排。(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自1962年以来,国网沈阳供电公司郭家供电营业所结对帮扶沈阳一家民政福利企业的数十户瞎子员工,现在已阅历了14任所长。瞎子的家电坏了,"电亲属"上门修理;瞎子患病受伤,他们担任照顾……为瞎子们点亮一盏盏"心灯"。

      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大众性学雷锋的强壮"磁场"。

      1995年,江苏南通在全城寻觅一位赞助贫困学生的好心人"莫文隋"时,才发现这是"莫问谁"的谐音化名,尔后带起满城学习、仿效的热潮molex代理商。由"莫文隋"现象引发创建的江海自愿者安排,已由开始的34人发展到约253万人。

      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几天前,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一座高达1.9米的雷锋同志铜像刚一露脸,市民游客纷繁前来仰视摄影。

      北京的各大高校纷繁展开特征活动。北京天文馆等场馆迎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自愿者帮忙展开科普活动;中央财经大学的自愿者,到社区给白叟们上科技助老课程,教白叟发"朋友圈"……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贡献爱心,处处可为。

      武警湖南总队长沙支队望城中队政治指导员欧阳智为新兵介绍中队荣誉室。 (新华社发,彭健摄)

      武警湖南总队长沙支队望城中队官兵续写的"雷锋日记"中,既有身边的俗人善举,也有做公益实践的感悟,还有对雷锋精神新时代价值的考虑。

      中队官兵先后与驻地荣耀院老兵和孤寡白叟结对,定时上门帮忙白叟修家电、剪头发、量血压、做理疗。许多白叟感叹:"这些‘兵儿子’便是咱们的亲儿子!"

      第十六届"大众雷锋"颁奖典礼现场。(抚顺市委宣传部供图)

      雷锋从戎的辽宁省抚顺市,自2006年以来已接连展开了17届"大众雷锋"评选活动,共发生175位"大众雷锋"个人和55个"大众雷锋"优异团队。

      在山西,活泼着一支由各范畴品德典范组成的学雷锋巡讲团。10年来,这个巡讲团进企业、下社区、到校园、驻厂矿、入兵营,举办了652场报告会,听众达36万多人次。"一个个鲜活的典范,让人们看到‘雷锋’就在身边。"山西省学雷锋巡讲团领队刘建成说。

      "60年来,雷锋业绩已深深融入咱们的精神世界。"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说,新时期,咱们要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完成寻求自我价值与服务贡献社会的有机一致。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