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拉萨八廓街(2019年8月10日摄,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八廓街转经道入口处,矗立着距今已有1000多年前史的唐蕃会盟碑。
史料记载,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到达会盟。公元823年,唐蕃将盟文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石立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协商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生生世世使其称誉,是以盟文节目题之於碑也。"
2013年,唐蕃会盟碑修正工程正式发动,拆除了围墙,用玻璃罩等设备维护古碑碑身,便利观赏者赏识。
从唐蕃会盟碑向前走数十步,便是紧邻八廓街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原址陈列馆。
这是一座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前史的藏式三层院子,陈列馆总占地面积2700多平方米。清朝中央政府于雍正六年(1728年)在西藏建立第一座驻藏大臣衙门。在尔后的近两个世纪中,一百多位驻藏大臣抵藏。
步入馆内,清政府驻藏大臣治藏专题展、驻藏大臣诗词书画日子展、民国中央政府治藏专题展、中国共产党治藏新纪元展等详实的史料呈现在眼前。一件件宝贵的文物,一张张发黄的旧相片,一卷卷书画著作,向观赏者明晰地展现着西藏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年上半年,观赏的游客数量到达45万人次。"陈列馆作业人员介绍。
八廓街承载和彰明显藏汉民族千年的往来沟通融合史。
来自四川的游客蔡女士说:"来八廓街旅行,带孩子们来驻藏大臣衙门原址陈列馆看看,让他们了解祖国的前史。一起,经过感触西藏开展广州去疤痕医院现况,让他们知道祖国边境的广阔丰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正确的国家观。"
走进八廓街,可以切身感触到前史和未来。
八廓古城区内现有56座古建大院,有国家级文物维护单位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10处。古城区内寓居着以藏族为主的藏、汉、回、门巴等20多个民族的7.1万余人。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这儿美美与共、和合共生,沉淀了丰盛的民族文明遗产,发明了丰盛的文明效果。
现在,八廓古城35条畅通无阻的街巷中,散布着各族大众运营的商业网点4195家,售卖产品8000多种。
厚重、多彩、调和的文明氛围,也让八廓古城成为许多文艺创造者的聚集地。陕西姑娘刘珊在八廓街邻近运营着一家原创饰品店,她的著作以西藏厚重的人文前史为底色,将各民族艺术风格、时髦元素融入其间,"八廓街是我作业日子的当地,这儿的前史、景色与人能给予我无限的创造创意。"
2013年10月,西藏颁布施行了《拉萨市老城区维护法令》。
西藏平和解放70年来,党和国家投入资金17.87亿元,先后施行了四次古城维护工程,使古城基础设备、居民寓居环境、古城特征面貌和前史文明街区得到有用维护和提高,古城文明魅力和前史文明影响力进一步显示。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