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14:10:07
  • 阅读(9933)
  • 评论(2)
  • 中新网吕梁6月7日电 (记者 范丽芳)吕梁山下,黄河岸边,中心后委原址、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30岁的解说员问彩红每日往复于这些门窗加盟赤色遗址之间,唱着山歌讲党史。

    "最终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终的一尺布送去做戎衣,最终的老棉被盖在那担架上,最终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问彩红动听、悲凉的歌声招引了中心后委原址参观者的留意。声响波澜起伏,表情时而严厉时而浅笑,尽管相同的故事已讲了近千次,问彩红仍然浸透厚意。

    2014年,结业于太原师范学院音乐专业的问彩红来到山西临县,在一所村小学担任特岗教师,2016年,她被选调为当地赤色遗址解说员。

    靠着熟记解说词,问彩红上岗了。跟着作业的展开,她发现,山西赤色资源丰富,但强背的材料单调无趣,无法让游客感同身受。

    临县曾是中心后委驻扎地,1948年5月,中心后委与中心前委、中心工委在河北省西柏坡会集,中心后委完毕其前史使命。

    问彩红介绍,中心后委为毛泽东率中心前委转战陕北期间统筹后方作业、攫取全国解放战争成功,发挥了严重效果。在这期间,很多前辈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前史不仅仅是前史,更是有血有肉的故事"。

    材料显现,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中,临县公民参战杀敌、支前送粮,为解放吕梁、解放西北作出巨大贡献。仅1947年,临县出动民工4000余人运送粮食援助西北战争;1946年到1947年,选拔民兵、自卫队合计9000余人,随军参与解放晋南战争。

    为了完善解说细节,问彩红在当地不断造访,从民间了解前史故事,并查阅很多材料核实、学习。有时在解说中,游客会对史料细节提出不同观点。

    "我就回去查阅材料,把这个问题搞懂,一次又一次的较真,促进我不断完善知识库,解说起来愈加挥洒自如。"问彩红说,革新前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力也影响着她的作业和日子,"现在幸福日子来之不易,想用更生动形象的方法,让不同年纪、不同工作的来访者都满载而回"。

    问彩红期望以自己的方法,将当地的赤色故事一遍遍传唱下去。(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