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革新老区行】重走军民用双手"抠"出来的漳南渠 见证美丽村庄建造
中新网太原5月31日电 题:重走军民用双手"抠"出来的漳南渠 见证美丽村庄建造
始建于1942年的漳南渠是山西黎城民众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用双手"抠"出来的一条自流灌溉水渠,更是八路军带领广阔民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改造山河、谋福大众的豪举。现在,坐落黎城县上遥镇峧口古村的漳南渠,已成为当地美丽村庄建造的突破口。
1942年,日本篮球木地板侵略者加紧了对华北根据地的扫荡,严酷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方针。就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分,太行区旱象严峻,使根据地呈现暂时的严峻困难。
图为上遥镇筹建的漳南渠留念馆。黎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其时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向民众宣布"自产自救,锦衣玉食"的召唤。所以,在艰苦抗战的一起,八路军129师同太行边区以及黎城县政府一道,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短短四个月,浊漳河两岸的两条水渠便建成了,总长23.5公里,可浇地4000余亩。漳南渠的建成,使当年粮食取得增产。
从此,八路军带领民众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永久刻在太行山上,它敞开了使用漳河水灌溉农业、开展水利作业的先河。现在,漳南渠依然润泽着当地民众。
在漳南渠始建、重建、扩建过程中孕育出了"自给自足、艰苦奋斗、联合协作、无私奉献"的漳南渠精力。为了承继和发扬这种精力,上遥镇在此筹建了漳南渠留念馆。
2019年,上遥镇政府挂牌建立"党员教育基地"。该基地具有标准化餐厅1000余平方米、专职作业团队确保教育设备正常运转、专业的赤色讲解员自愿服务队等,并使用保存无缺的"联合大桥",推出"重走漳南渠"活动,让民众进行野外观赏体会。
上遥镇党委书记孛宇文介绍,自基地建立以来,已累计招待各类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800余个,招待民众1万余人次。现在,漳南渠留念馆一体化建造已初具模型,馆区内情形体会、"忆苦思甜"食堂、景象路铺设、留念广场、公民舞台等配套设备也正在从头规划和施工建造中。
谈及未来开展,孛宇文表明,力求把漳南渠留念馆打造成集观赏、训练、体会、文艺演出于一体的归纳训练教育基地,更好地颂扬漳南渠精力,让赤色基因代代相传。(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