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11:05:11
  • 阅读(5771)
  • 评论(2)
  •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为什么中共党员做欠好这件事也要受处置?

    作者 郭金超 郭超凯

    "家风损坏、对爱人子女听任怂恿"——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夕,中心纪委对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本顺的"双开"通报中,使用了"家风损坏"一词,其时引发言论的高度注重。

    近年来,在家风问题上被"点名"、因祸起萧墙而遭到处置的党员并不在少量。为什么中共党员管欠好家人也要受处置?

    "家风损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峻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中共中心总书记习近平的这句话,直指要害。

    "家风好,就能家道昌盛、和顺圆满;家风差,不免连累后代、贻害社会。"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语,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的训诫,无不表现着中华民族对家风家训的注重。而注重家风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毛泽东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怀旧不为旧投机,济亲不为亲支持",他总是要求子女与老百姓相同,不允许搞特别;周恩来拟定"十条家规多焦镜",劝诫亲属不许扛总理亲属的牌子,以谋私利;陈云为亲人定下"三禁绝":禁绝家人搭乘他的车,禁绝家人触摸他看的文件,禁绝家人随意进出他的办公室;陈毅与爸爸妈妈屡次"约法三章",不得借用其上海市长的名义外出就事,一分一毫牢记公私分明……

    习近平曾屡次讲到习家从严教子的洁白家风,以身作则下对自己产生了深远影响。不管在当地仍是到中心,每到一处作业,习近平都会劝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作业的当地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帜办任何事,不然别怪我六亲不认"。

    他也重复提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造摆在重要方位,家里那点事"要留留心,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不然,"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而且要从严处理"。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风格的重要表现。"假如家风不正,原则就简单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也会在亲情面前失守。

    纵观近年来已查办的糜烂案子,家风不正,已成为风格问题繁殖、糜烂现象延伸的重要本源。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层出不穷,乃至"全家总动员"构成家族式窝案。有查询指出,80%的官员糜烂案与家庭成员有密切关系,而且贪官大多有着不良家风。

    从"我爸是李刚"的"拼爹"闹剧到"严书记夫人"耍官威等近年来引发民众激烈恶感、遭到言论高度注重的事情,也不断阐明注重家风建造,管好"身边人"的重要性。

    为了肃清不良家风,以"好家风"推进构成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中共定下了许多"严规则"。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共把领导干部家风建造归入风格建造领域,以党内法规方法予以制度化。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原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有必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作业人员。"《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原则》以党内纪律规则的方法,初次将建立杰出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置法令》则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注重家风建造、对爱人子女失管失教,要遭到党纪处置。

    从监督的视点注重官员的"生活圈""社交圈""亲情圈",中共以渐成系统的党内法规,标明家风问题不仅是品德问题,也是党性问题、纪律问题,为避免家风损坏划出不行碰触的底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为本,家风正则民族兴。不管年代产生多大改变,不管社会生活产生多大改变,这个在中华文化中滋润的百年大党,一直坚守着以家风校准价值坐标的传统。(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