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湖北丹江口/河南飞达尼龙绳网带淅川5月20日电 题:为有源头活水来——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采访札记之一
新华社记者屈婷、黄垚、邵艺博
这是一次关于水的寻找,起点在横跨鄂豫两省的丹江口水利枢纽。
咱们看的是水,寻的是日子、出产、生态"三位一体"高质量展开的活水源头。
来到丹江口水库,很难不被它的"颜值"招引。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性操控工程,培厚加高后的大坝,坝顶高程由162米举高至176.6米,总库容增至339.5亿立方米,才有了这一汪横无际涯的碧波。
它的"实力"相同亮眼。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丹江口水库不负重托,近五个供水年度的供水量逐年上升。到现在,水库已累计向北方供水超348亿立方米,让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型城市用上了南水。
巨大的坝体,从右向左散布着供航运运用的升船机、深孔泄洪坝段、堰顶泄洪坝段、厂房坝段等。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航运,丹江口水库折射出人和水的复杂关系。
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调度大厅,记者注意到墙面上的规程写着:"兴利遵守防洪,电调遵守水调;生态、发电、航运调度相和谐,并遵守供水调度"。
"丹江口市因坝而设,因坝而兴,因而我们都非常爱惜这汪碧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技能委员会副主任汤元昌说,当地人都有一个一起的愿望去保护好、利用好它,给北方公民送去好水。
从南到北,同饮一江水,水质的重要性天然显而易见。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大水池",坐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就相当于操控丹江口水库出水的"水龙头"。
记者看到,库区水进入渠首大坝就要通过"三道关"。首要,2道拦网用于阻挠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再用清漂机器人"查漏补缺"。
这些机器人外观看起来像一艘小舟,它用前方的触角搜集小漂浮物,内置的过滤细网孔径最小只要5毫米,足以让漂浮物"无处遁形"。
渠首一滴水,历"检"诸屡次。为了让流向千家万户的水愈加清甜,这一路的尽力不容忽视。
都说南水北调源头的丹江口水质能够到达饮用级,所以小分队记者们和作业人员在丹江口水库中心和陶岔渠首水质监测点,直接取了水,对杯"畅饮"。
在陶岔渠首水质主动监测站里,渠首分局水质监测中心监测员李楠介绍,中线沿线总计有13个水质主动监测站,全天24小时动态监测水质安全。
对我们刚喝下的水,检测成果显现,"水温21.7度,PH值8.03,弱碱性水。"李楠恶作剧地点评,"合适饮用。"
"2020年全年监测中,366天里有360天到达Ⅰ类水规范,占比98.4%。"陶岔管理处水质专员尹延震说,近年来跟着库区关停一大批污染严峻企业、展开水污染防治等作业,生态继续向好,Ⅰ类水占比逐年升高。
晚霞洒在陶岔渠首大坝上,目之所及,岸边郁郁苍苍,如绿海泛金,美不胜收。
问渠那得清多么,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