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01:45:08
  • 阅读(12901)
  • 评论(7)
  • 披荆斩棘大湾区|五邑侨乡"卖子抗敌"里的家国情

    现代快报讯 在江门五邑华裔华人博物馆,新会人郑潮炯在抗日战争时期卖子抗敌救国的业绩,让许多游客听后流下了泪水。

    国之不存,何故家为?

    郑潮炯,1904 年生人,父亲卖鱼为生,家境贫寒。17 岁那年,他来到马来西亚等地从事小贩生意,日子过得紧紧凑凑。

    1937 年抗日战争迸发后,郑潮炯痛心不能御敌守家。1939 年,郑潮炯的父亲在广东被日军杀戮。国仇、家恨激起了郑潮炯的爱国热心。他靠义卖瓜子,在东南亚各国奔波,为抗日筹款。

    1940 年,郑潮炯和妻子决定将刚出生 40 天的男婴卖给一位华裔商人作为养子,签下卖子契约,换来 80 块钱,并将这笔钱悉数捐给了抗日筹赈会。

    苍茫南洋都留下他的爱国脚印,到 1942 年,在短短 5 年时刻里,郑潮炯跑遍了南洋戏院、茶室、码头、车站等,奉劝侨民们为祖国抗日战争捐款,并把筹措的 18 万义款全数交处以陈嘉庚先生为主席的 "南洋华裔筹赈总会 "。

    郑潮炯 "卖子救国 "义举,在其时轰动了自助链整个南洋,也掀起了南洋华裔捐款救国的热心。

    二十五年后,父子相见,儿子见着父亲榜首句话是 "你当年为什么要卖掉我 ",父亲答复儿子: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有家。

    "我讲了很多遍郑潮炯的业绩,每次仍是会不由得眼眶湿润。" 江门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主任张一知告知现代快报记者,在国家危险之际,年代里的小小人物郑潮炯阐释了真实的家国情怀,向今世青年人展现了’国家兴亡,责无旁贷’的担任。"

    张一知说,每年都会有很多从我国香港澳门、东南亚、北美来的孩子来博物馆观赏,郑潮炯展物前面总是孩子最多、观赏时刻最长,让他们从小懂得了真实的有国才有家。

    现代快报记者 项凤华 熊平平 侯天卉 蔡梦莹 / 文 刘畅 赵杰 王曦 / 摄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28  收藏